我们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了解多少?这么个大星球,内部是怎样的构造?想必大家都十分好奇,就在今天,2025年1月8日,麓山国际实验学校C2410班的同学们走进了中南大学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来一探究竟。
在同学们高昂的兴致下,迫切的期待中,我们按计划时间准点抵达了中南大学地球科学楼,开启了这场丰富多彩的科普课堂。在刘井鹏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逐一参观了普通地质学实验室、矿物学实验室、古生物标本实验室、测井实验室、水文地质实验室和钻探工程实验室等。每个实验室都配有专业的老师给同学们进行详细的讲解。老师们凭借自己专业的知识对实验室内的模型、矿石、生物标本等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说,同步配上了视频和图片,让同学们更直观地去感受、了解和科学地认识地球,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参观中,同学们展现出十分浓厚的兴趣,他们不仅张大眼睛、凑近距离去观察各种矿石、模型、生物标本的颜色、形态和质地,而且用手去触摸感受这些实物的纹路肌理,用磁铁去试探每一块矿石的磁性,在学习知识和动手实操中去体验地球的神奇。
课堂上,讲解老师们一边科普,一边提问,同学们都积极认真地去思考每一个问题,敏捷踊跃地举手发言,学习互动氛围浓,效果好。同学们之间也相互探讨,他们或兴致勃勃地拿起矿石、模型去一一对应老师所讲的岩石名称,或几人聚在一起,用自己所学去发表意见和看法,向老师发问、寻求解答。他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情不自禁的赞叹,穿越时空的思绪,让科学的种子在生根发芽!
随后,同学们来到了测井实验室。测井实验室主要是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测井的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和声波探测,以最小的成本去寻找最具有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沙盘上的模型非常清晰地模拟出测井的一系列过程,并且用各种颜色标识了从地表到地心处的各级分层,而实际的总深度有上千公里,这让同学们都纷纷惊叹不已。
在一楼的水文地质实验室里,同学们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摇着手柄去体验模拟实验。最后,伴随着轰隆隆的机械操作声,同学们在钻探工程实验室结束了本次的地心探秘之旅。
从地质勘探,寻找矿产资源,研究古生物标本出发,到先进的技术手段,声波测井,水文地质研究,最后通过钻探验证地质研究结果,同学们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内部结构,了解了地球的形成、演化和现状,更切身体会到了科学研究背后技术力量的强大。正是这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技术研究,使准确的定位、精密的分析,精确的验证得以实现,一层层地揭开了地球的神秘面纱。看到同学们在这次科学之行里表现地如此热爱和好奇,基地副主任刘井鹏赠送了纪念品,鼓励同学们不仅要从书本上学习,更要从大自然中去发现和实践,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