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守望科学的天空”第七十三期进校园活动邀请了来自麓山兰亭实验小学的50名学生及老师走进中南大学轻合金研究院及工程实践创新中心参观学习。同日下午,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麓园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守望科学的天空”第七十四期活动走进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兰亭实验小学开展科普课堂讲解,本次活动主题为光学原理与应用。
来自麓山兰亭实验小学的50名学生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通过带领学生参观高校实验室、学习机器人、3D打印相关知识等环节,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拓宽科技视野,培养创新思维。

活动伊始,学生在大学老师的讲授下了解了部分有关我国的科技成果,并且在志愿者和老师领导下参观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获得团队——中南大学轻合金研究院。随后,志愿者带领学生来到中南大学工程实践创新中心,参观了工业机器人教室,并且在老师的科普下,了解了部分有关机器人的知识。在科普之后,小朋友们还实地观看了机器狗,用机器臂去刻章等一系列机器人的操作,每个小朋友都表现出好奇和极大的热情。接着,学生们进入了3D打印教室。在这里,志愿者向学生们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并现场演示了3D打印机的操作过程。学生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亲手操作了3D打印机,打印出了设计好的恐龙模型。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3D打印恐龙奖品,学生们兴奋不已。

5月21日下午,机电工程学院麓园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同步举办“守望科学的天空”第七十四期活动,为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兰亭实验小学50名学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课堂——光学原理及应用。

活动当天,志愿者们早早地来到学校,布置好课堂环境,准备好各类教学器材。活动中,主讲志愿者首先通过照片和视频展示不同形态的光,结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引导孩子们思考光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随后用彩虹形成、水面倒影等常见现象,讲解了光的反射、折射、色散原理。在实验环节,学生们分组操作凸透镜成像实验。通过调整物体与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成像变化,最终总结出成像规律。表现优异的小组获赠三棱镜作为纪念品。课程最后简要介绍了光刻机等光学技术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本次课程不仅让学生们掌握了基础光学知识,还教会了他们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的方法,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对未来科技的发展充满了期待,并希望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麓山兰亭实验小学的师生们对志愿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