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作为中国科协“高校星火馆”、长沙市科普教育基地和中南大学“青年文明号”集体,中南大学生物标本馆于9月20日、21日举办了“与标本对话:千名青年共探星火馆 生物标本制作科普趣工坊”活动。两天时间里,100余名青少年儿童走进中南大学校园和实验室,近距离感受科学的魅力,在探索与实践中体会到创新的价值。
在科普讲座环节,生物标本馆主任、生命科学学院黄皓副研究员以《长江的微笑天使——江豚》带领孩子们认识江豚骨骼的奥秘,揭示长江精灵的生态密码;唐璐璐副教授通过《认识一朵花》揭示花色背后的科学原理;夏露副研究员带来的《身体里的“遗传密码”,侦探小队出发》激发孩子们对DNA与遗传学的浓厚兴趣;范亮亮副教授的《多种多样的细胞》则将复杂的生命奥秘以生动的方式呈现。科学大咖们将前沿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课堂,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在动手体验环节,大学生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完成蝴蝶标本、干花标本、微景观生态瓶的制作,并在实验中学习合成生物学的原理。孩子们亲手操作的过程充满新奇与兴奋,一位家长表示:“以前觉得科学离生活很遥远,但今天看到孩子自己做标本、观察显微镜里的世界,才真正感受到科技就在身边。”志愿者们也在服务中展现了青春风采,他们耐心讲解、细致指导,把科学精神传递给下一代,用行动践行着“青年文明号”的责任与担当。

本次活动不仅让青少年在趣味与实践中收获知识,也展现了我院在科普形式上的不断创新。通过“讲座+实验+互动”的融合模式,孩子们在课堂中理解科学原理,在操作中体验科学方法,在交流中激发探索热情,真正体会到“科技改变生活”的现实意义。

在全国科普月期间,中南大学生物标本馆还持续开展了多样化的科普活动,如每周六面向公众的开放与显微科普小课堂、“一日小馆长”活动等,努力让更多公众走进校园、走近科学。自9月1日以来,已有超过一千名青少年儿童走进标本馆,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未来,生物标本馆将继续坚持“讲好标本故事、传递生态价值”的使命,以更多样化的形式普及科学知识,激发青少年探索创新的热情,为科技强国建设播撒更多创新的种子。

